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系列 — “长平之战”第二、第三阶段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事实上以晋城盆地北部,也就是高平地区的地形来说,并不适合被再切割为两个地缘板块。或者说高平地区整体的树状结构,并无法让秦赵双方之间,维系一条让双方都感觉到安全的战略平衡线。因此就这一次战役来说,高平地区更多的只是一个胶着的战区。对于双方来说,只有将对方完全挤出整个晋城盆地,才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相持阶段,并且在外交上达成妥协。直到一方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次的发起攻击。  如果从大的地缘格局来看,长治盆地和晋城盆地无疑都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如果双方愿意的话,可以各占一个盆地,以两盆地之间的分水岭作为地缘分割线,暂时性的达成外交平衡。从这个角度看,赵国似乎占据了一定优势,因为赵军不仅已经控制了长治盆地,还将触角伸入了晋城盆地的东北部。不过从晋城盆地的整体形势来说,秦国无疑也有一定优势。在赵军到来之前所占据的高都地区,和从赵军手中夺取的丹水以西的高平地区,让秦军在上党高地上,有了进行持久战的战略基地。  现在摆在赵国面前的无非有两条路,一条是倾全力将秦军逐出晋城盆地,甚至沁水谷地,真正成为上党之主;另一条就是继续与秦军在长平战区(高平地区)相持,跟秦国比拼国力,最终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前者就好比拳击比赛中的KO获胜,后者则比的是个点数。对于老成持众的廉颇来说,相对保守的第二方案自然是首选了。这并非是说廉颇一贯保守,只不过在面对秦国这样级别的对手来说,谁又有把握一战定乾坤呢?  既然廉颇已经决定和秦国相持下去,那么作为一个审时度势的在长治、晋城两盆地之间的分水岭之上,再打造一条永久性的防线就十分有必要了。这样的话,即使赵军不得不退出整个长平战区的话,赵国也可以据险以自守,继续消耗秦国的耐心。在我们所做的诸多地缘分析中,“分水岭”是个经常出现的名词,并且经常成为两个地缘板块的分割线。在现实生活中,亦常常是两个行政单元的分界线。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分水岭的两侧,会归属于两个不同水系,而被同一水系覆盖区域,之间的联系会相对密切,特别是在平原面积相对较大的盆地区。无论是在古典时期还是现代,共饮一江(河)水的族群之间,无论是在交通(特别是水路),还是农业灌溉、防洪减灾上都会有更多的交集,在地缘文化上有共同性也就不足为怪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分水岭本身是据有一定高度和连续性的山体,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分割能力,穿越分水岭的道路也是处在可控的范围内。除了阻碍分水岭两侧的交流以外,在战时更可以成为防御工事的有效依托。  很多朋友会对浙江、福建,包括广东之间的省界划分感到疑惑,特别是不清楚福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事实上这片看似密密麻麻的山地丘陵(东南丘陵)之间,也是遵循了一个分水岭原则来划分的,即处于中间的福建省,与浙南、粤东北地区不是处于同一水系。只不过由于福建的所包含的地区,基本都是山地,它与南北两省水系之间的分水岭很难识别罢了。不过如果你花费点时间,将它境内的主要河流都标示出来的话,就会很清晰的显露出一张完全属于福建,并延伸到省内各个角落的水网图来了。  关于福建的具体结构,还是要等于到汉武帝时期再具体分析了。对于我们现在所分析的长治、晋城两盆地来说,我们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分水岭的。这条横亘在长治、晋城两地区之间的分水岭,目前也是两地区之间的行政分割线。只不过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居住于其下的村落,分别为自己主要活动区域内的那段山体标注了不同的名称,如丹朱岭、羊头山、关岭山等等。不过在历史上,这条分水岭也曾经被人称之为----“秦岭”。之所以会有过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在长平之战中,它曾经为秦军所占据过,并成为决定战役胜负的天王山。只是最初看到它的战略价值的,还是那位老谋深算的廉颇。在赵军还在丹水一线与秦军胶着时,一条被后世称之为“百里石长城”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在这条分水岭上诞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即使秦国能够突破丹水防线,占据泫氏、长平两邑。秦军也很有可能会在百里石长城之下,与赵国签订和平协议。  百里石长城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防御力,首先是因为它构筑筑于连续的分水岭上,其所依托的地形本身就是强于长平战区那些互不相联的山体。而连接长治、晋城两大盆地的主要关隘:长平关和故关,也正在这条防线之上。也就是说,赵军只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战术入口之上,并依托百里石长城,防止秦军寻找小路,打通新的突破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防御效果了;其次,这条分水岭本身也有利于以长治盆地为基地防守的赵军一方。因为相对来说,分水岭北侧的地势较缓,而南侧的落差则较大,非常有利于防御由南侧而发起的攻击。    有了百里石长城这碗酒垫底,赵国应当有足够的筹码和秦国打一场持久战了。毕竟相对赵军来说,秦国算是客军。并且韩国在上党郡的人力、物资,都已经归属了赵国。秦国短时间内并无法在上党地区获得补给,即使秦军的补给线不会受到韩、魏两国的袭扰,在运输当中的消耗也是很惊人的。不过赵国虽然在运输成本上要低于秦国,但在整体的国力上却不如秦国。已经得到汉中、四川两大盆地,并且将楚国的南阳盆地、江汉平原收为己用的秦国,其可以征调的粮食与人力,要超出赵国许多。因此在这场持久战中,赵国其实也打的很艰苦。如果山东诸国肯给予赵国后勤支援的话,那么赵国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和秦国耗下去的。但问题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在面对一个强大的集权体时,总是会让对方有更多的外交空间。赵国乃至整个山东诸国,在面对秦国时总不能取胜,其根源也正在于此。尽管大家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在面对秦国谁出头,就攻击谁的威协之下,坐山观虎斗般的“中立”便成为了自然的选择。而对于赵人来说,即使他们有信心独力在战术上抵挡住秦国的进攻,但在清楚粮草不济(北方还要阻挡匈奴),而其他诸侯却不敢借粮的情况下,是否会比秦军更有耐心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既然秦、赵双方在补给上都存在着自己的困难,那么这场已经卷入了上百万军队的持久战,就很快要进入决战阶段了。于是乎,长平之战的主角:赵括和白起终于粉墨登场了。



“长平之战”第二阶段示意图


长平之战第三阶段示意图
赵括和白起在这场战争中是如何当上赵、秦两军主帅的,我想对历史有些兴趣的朋友都已经很清楚了。只不过这件事的背景,其实并不象史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因一人之功过,而决定了数十万生灵的性命。事实上真正让赵国改变战术的,还是赵国的国力问题。事实上在后勤补给都存在很大困难的情况下(一个是有粮路远,一个是路近缺粮),秦、赵两国都有与对方进行决战,一战而定胜负的欲望。只不过作为客军的秦国,更加希望早点结束战争,因此也一直处在进攻状态。只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廉颇所采取的保守战术,尽管秦军全力进攻丹水以西的赵军防线,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特别是从赵军手中夺取了 “大东仓河”河谷的控制权。但赵军仍然凭借泫氏、长平两邑,以及分布在丹水上游、小东仓河两侧的将军岭、韩王山、七佛山等山体与秦军进行拉锯。事实上对于赵军来说,只要能够保住丹水河谷(上游)和小东仓河河谷,就能够保证长平关、故关这两条战略通道的通畅,并由此从长治盆地甚至河北平原获得战略补给。退一万步讲,秦军即使千辛万苦的在赵军逐级抵抗的策略下,攻克了泫氏、长平两邑,要想再破“百里石长城”也是非常困难的。  有鉴于于此,秦军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让赵军放弃这种保守战术,主动出击,以在野战中迅速消耗掉赵军的有生力量。而这个时候的赵国,也已经被廉颇的保守战术,拖得失去了耐心。特别是连续丧失了丹水以西地区,以及大东仓河河谷后,让身处邯郸的赵王无法相信,赵军能够在这种节节败退的局面下,最终能够拖死秦军。这个时候的赵括,只是正好迎合了赵国这种决战的欲望。而秦国进行反间的意义则在于,既然一切都是在秦人的计划当中,那么秦国就有足够的时间抢先一步,将一场期待中的野战,进一步的升级为伏击战(在战场上,让对手预先清楚你的战略意图,是非常危险的)。要想让赵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决战的胜利,并将主要兵力调出自己的防线,仅仅靠隐藏自己的主帅是不够的。因此秦军最初在赵军的试探性进攻中假装落败,并由丹水以东的赵垒面前(长平---泫氏一线)退至丹水以西的秦垒之后。从赵军的进攻方向来看,他们其实可以有两个主攻方向,除了向西渡过丹水攻击秦军的正面防线外,还可以向南攻击大东仓河河谷,将秦军赶回到丹水以西去。不过从战略上来看,赵括把主攻方向定在西面也并没有错误。因为已经控制了丹水以西地区的秦军,其北线已经离长平关很近了。赵军非常希望将秦军赶出丹水上游地区,为长平关以及长平邑获得足够的缓冲区。更为重要的是,只以控制了丹水河谷(上游),才有可能进一步向西攻破秦垒,夺回光狼城,东、西鄣城这些据点,并最终据高平关天险以抗由端氏(沁水谷地)方向攻击而至的秦军。在消除了西线的压力后,赵军就可以集中主力,再向南与高都地区的秦军进行决战了。而对于秦军来说,他们也是非常希望赵军将主要兵力放在收复丹水河谷上(上游),因为料敌在先的秦军,已经在这里为赵军准备了一张大网。  至于秦军是怎么来编织围歼赵军的大网的,就是我们接下来分析的方向了。而很多朋友所期待的,狭义上的“长平之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了。
当年赵军将西线作为主攻方向,而不是急于收复大东仓河河谷,并攻击秦军的南线的前进基地----高都,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高平关所在的那道山岭,是高平市和沁水县的分界线,也是丹水与沁水的分水岭,而现在它的名字叫作“空仓岭”。在当地的传说中,空仓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白起曾经在岭前故布疑阵,让赵军误以为秦军的粮草都屯于此。如果传说属实的话,赵军拼死希望攻破丹水以西的秦垒也就更加合乎情理了。不过即使传说不是真的,作为秦国的统帅,白起也足以让攻击中的赵军,认为西线才是秦军的薄弱环节。只是当赵军顺利的渡过丹水,追击至秦军依山而建的壁垒前面时,他们的麻烦也就随之而来了。  对于秦军来说,能够与赵军决战于丹水河谷之中,固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秦军不需要面对赵军所构筑的防御工事,双方所比拼的就是纯粹的战力了。不过这种战法,并不能达到一战而定胜负的作用,即使是秦军在野战之中取得了胜利,也只会是一场击溃战。落败后的赵军会很快的退回到他们在丹水东侧的壁垒后面去。如果这样的话,秦军仍然要面对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也正因为如此,白起所期待的并非是一场野战,而是一场能够最大程度杀伤赵国有生力量的围歼战。  当秦军准备打一场围歼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构筑一个大的包围圈,以切断赵军的退路。纵观长平战区的地形,控制了丹水以西地区,以及大东仓河河谷的秦军,无疑已经对赵军形成了一个C型包围圈。而要想把这个C型包围变化为O型包围,占据那条横亘在长治、晋城两盆地之间的分水岭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控制了这条分水岭,并集重兵于长平关、故关两个隘口上,前突在长平战区的赵军后路自然也就绝了。只是这样一条重要的分水岭,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不会忽视的。那位赵军的前主帅廉颇,早已在此修筑了一条百里石长城,作为对抗秦军的核心防线。  如果赵军还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法,秦军想要练到百里石长城去抄赵军的后路,基本是不可能的。作为赵军的核心防线,这条长城一直是作为准前线在进行布防的。一旦泫氏、长平两邑有失,赵军就会迅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这条长城上。在这种情况下,秦军即使找到了合适的路径,空袭百里石长城,特别是长平关和故关,也无法获得胜利。不过现在赵军战术,已经由消极防御转变为积极进攻了。在秦军诱使之下,赵军的主力已经丹水以东,转而集结到丹水以西的河谷之中,并对秦军西线的正面防御阵地展开了猛攻。所谓此消彼涨,之前在防御战中作为防御核心的百里长城,已经暂时从统帅的视野中消失。而这种后方空虚的形势,也为秦军包抄赵军的后路提供了机会。现在秦军只需要找到合适的道路,能够赵军正面的防区,就有办法完成他们的合围计划了。如果秦军想在丹水河谷上游或者小东仓河谷找到突破口,包抄赵军的后路显然是不现实的。赵军的主力正集结于此,那种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在乱军当中杀个七进七出的英雄人物,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也无法带领一支军队,突破对手的重重防线完成这样的任务。真要是能够从正面做这样的突破的话,赵军的主力也就基本被击溃了。之所以要提出这点,是因为有一种观点,认为秦军曾经派出一支5000人的骑兵部队,溯小东仓河河谷而上,突袭了故关。事实上这支5000人的敢死队确实存在(史记中有记载),并且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突击到故关,也不是用来包抄赵军后路的。    对于秦军来说,他们所包抄的重点就在于进入长平战区的两大隘口:长平关和故关。这使得秦军准备用来突袭的部队,也就是史书中所称的“奇兵”被分为两支,其总数约为25000人。对于奇袭两个据点来说,这个数量应该是足够了。而用供这两支奇兵通行的道路,依然与河流分不开。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人类尚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山劈路之时,除了YY一下会有天神来帮忙搬山开路(象愚公移山的故事)之外,河流总是会帮助人类开辟出现成的道路的。如果有一天,你在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又没有办法向外救援的话,沿着河流前行是你逃脱险境的唯一机会。当然你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顺流行走,否则你发现各种野生动物的概率会远大于进入人类聚居区的可能。不过对于一去行进中的军队来说,顺流、逆流都无所谓,只要河流能够让他们更加接近既定的目的地就行了。而在秦军的这去突袭行动中,有两条河流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一条就是我们曾多次提到的“大东仓河”,另一条虽然没有在我们的视线中出现过,不过却与和我们所知晓的另一个重要城邑“端氏邑”有关,它的名字就叫“端氏河”。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大东仓河的走向,会发现它的源头其实和小东仓河很接近,只是隔了一道分水岭(大粮山处在这条分水岭的南端),而小东仓河的源头即出于故关之南。即使仅从地图上观察,也很容易看出,如果沿大东仓河向北穿越分水岭的话,可以有机会直插故关之下,只不过由于小东仓河谷直通故关,历来为官道所在,这条路线直至今天在一般的地图上也难觅踪迹(没有高等级公路)。当然,如果赵军还是以丹水东侧的赵垒以及百里石长城作为防御重点,秦军即使有一支奇兵突破至关下,在小东仓河谷的赵军主力和布防于百里石长城的赵军的夹击下,也没有机会守住。不过现在赵军的主力已经集结到了丹水以东,而秦军在正面防线(秦垒)的拼死抵抗,足以让赵军认为这里才是双方决战的战场。正因为如此,秦军一万多人的突击部队才有机会截断小东仓河谷与长治盆地的交通线。  仅仅派遣一支奇兵袭取故关并不足以达成秦军切断赵军后路的战略目的,因此在秦军在左路亦安排了一支同数量的奇兵,去攻取长平关,而这一次帮助秦军完成任务的就是我们昨天所提到的“端氏河”了。所谓端氏河,顾名思义肯定是流经端氏邑了。事实上端氏邑的位置也正是这条河流与沁水交汇之处。作为沁水的一条重要支流,它的源头处(东源)离长平关所在的“丹朱岭”非常接近。正是利用了端氏河的河谷通道,秦军才得以绕开赵军的主力,直插长平关下。需要说明的是,端氏河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称叫作“秦川水”。和分割长治、晋城盆地的“秦岭”那样,都是因为在长平之战中为秦军取得最后的胜利立下“大功”而得名的。  虽然秦军依靠奇袭攻占了长平关和故关两个战略要点,切断了赵军与长治盆地的交通。但如果赵军集结于长平战区的主力回过头来攻击据守于此的秦军,这两个点上的秦军并不能坚持太久。要知道,现在被圈在长平战区的赵军已达40万之巨,即使这个数字有虚报成分,最起码也是十倍于秦军的抄底部队的。换句话说,秦军的左、右两路奇兵只是完成了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还需要配合其他的军事行动,秦军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被秦军截断后路之前,赵国长平战区的部队绝大多数是集结于长平关、泫氏邑、故关所围就的三角形区域中。而鉴于地形条件,这个三角形区域并非是均匀的分布着赵军,由丹水河谷(上游)与小东仓河谷所构成的“V”字形河谷平原,才是赵军的主要集结地。我们很容易发现,高平地区的地缘中心“泫氏”邑,正是位于这两条河谷的连接处,这也正是泫氏(现在的高平市)能够成为晋城盆地北部地缘中心的原因。当赵军采取保守的防御战术时,赵军的主力部队实际上主要是集结于丹水以东的(长平邑一线)丹水河谷,以及小东仓河河谷,加上百里石长城,构成了一个铁三角式的防区。由于做好了随时后撤至百里石长城一线的预案,赵军的预备队和辎重基地是被设定在百里石长城之后,也就是长治盆地之中的。不过现在,赵括所执行的是攻击任务,因此原先的基于防御而布署的军队也作出了重大的调整。简单点说,就是无论是前线的主力部队(战兵),还是负责后勤辎重的部队都往前移了一个身位。主力部队被集中部署在丹水河谷,特别是丹水以西攻击秦垒的战场上;而后勤部队则相应的驻扎于小东仓河谷之中。  如果赵军执意要向西攻击秦军,他们的这种布局也无可厚非。只是料敌在先的秦军却也因此找到赵军的七寸所在,如果能够有一支精锐部队冲击赵军主力与后勤部队之间的结合部,那么就很有机会中断赵军,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赵军的前线部队有足够的战力,却没有粮食供给;而后勤部队亦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来保障辎重的安全。假如赵军还能够控制长平关、故关两个点的话,秦军的这种攻击并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因为即使丹水河谷的主力以及小东仓河谷的辎重可以很快分别退至长平关和故关之后。这样的话,等于变相帮助赵军收缩了防线,一切又回到了廉颇所预定的防御计划中。而现在,秦军在突袭长平关、故关得手之后,马上实施中断赵军的计划,其战术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为秦军执行这项战术任务的,是5000精锐骑兵。可以肯定,这是秦国最为精锐的敢死之师“轻兵”。这支突击部队的任务并不是要攻击赵军重点经营的弦氏邑,只需要小东仓河谷的南端找到一个点,突破赵军防线就可以了。当防线被撕开后,秦军的主力部队就会蜂拥而至,填满这个突破口。可以说,除了固守丹西秦垒的秦军,秦军的机动部队绝大部分都会集结在泫氏邑周边,以防赵军主力向身后攻击,重新打通他们的补给线。  现在,秦军可以说对长平战区的赵军形成了两个包围圈。一个是以长平邑为中心,南至泫氏的丹水河谷;别一处则是泫氏至故关的小东仓河谷。在这两个包围圈中,主要作为后勤基地的小东仓河谷,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抵抗力。只是中断赵军的秦军能够稳住阵角,这些辎重很快会落入秦军之手,而随后秦军会迅速填满小东仓河谷,以防赵军主力试图翻越丹水与小东仓河之间的分水岭:韩王山,重新打通故关通道(作为赵军防区的核心制高点,韩王山及其西面的附岭“将军岭”,都是赵军的控制区)。  虽然秦军已经切割包围了长平战区的赵军,并实际将赵军主力压缩在长平邑南北的这个狭长地带中,但秦军的这个包围圈也并非无懈可击。最大的风险在于秦军还没有能够完全控制住百里石长城。一旦赵国倾留守于长治盆地的所有力量,包括从邯郸驰援而来的机动部队向南攻击的话,即使没有能力扭转战局,在里迎外合的情况下,也还是很有可能打通一个突破口,将被困的赵军营救出去。这个突破口可能是长平关、故关这样的即有通道,也可能是临时开辟的小路。预防这种情况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控制住百里石长城,并以此为依托阻击前来支援的赵军。  虽然百里石长城是由赵军所构筑,并且根据它的地势(南陡北缓)情况,用来防御南来之敌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用来防御北方之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不过对于秦军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赵国除在据守在北方以防匈奴的边防军外,大部分的主力都已经被困在长平战区了。据守百里石长城和可能前来驰援的机动部队,数量都是有限的。问题是,现在秦国的主力也已经纠缠在长平战区(四十万人可不是那么好围的),抽调不出机动部队来占据那条长达百里的“长城”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根据左右两路包抄赵军后路的奇兵所选择的路径情况。攻击长平关的秦军有机会绕到长平关后面,并奇袭得手;而攻击故关的秦军,则只能由关南发动攻击,并陷于故关守军与驻扎于小东仓河谷的赵军两面夹击之中。其所起的战术作用主要是阻断赵国辎重部队经故关退入长治盆地的可能,并坚守到秦军主力中断赵军,合围赵国辎重部队为止。也就是说,故关这个点并没有被秦军得到。秦军也不能由此绕到百里石长城后面,去清除沿线的赵军。  要想迅速抢占长达百里的“百里石长城”,仅仅是由西端的长平关向东攻击前进是不够的。即使秦国能够想办法征调到足够的攻击部队,也未必能够抢在赵国援军到来之前得手。并且作为赵军最有可能的突破口,长平关本身的防守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在赵国援军到来之前,留守于百里石长城之后的赵军就会想办法夺回这个点,为赵括所带领的赵国主力部队打通一条生路。  既然由长平关出发,要想快速占领整条“百里石长城”难度很大,而故关实际上又没有被打通,因此秦军十分有必要再在东线找到一条类似于“端氏河”的河流,为他们指引方向,以绕过百里石长城的正面防线。很幸运的是,在晋城盆地东侧的山地之中,的确存在这样一条河流,而溯这条河流而上,秦军可以到达百里石里长城的东端,在那里有个在平常时期并不为人所重视的隘口: 马鞍壑。
  马鞍壑没有长平关和故关所在的隘口地缘位置重要也可以理解的,毕竟后两个隘口直接沟通了上党高地腹地的两大盆地,其使用频率明显要高出许多。不过对于有“天下之脊”之称的上党高地来说,核心盆地的面积毕竟有限。围绕着核心盆地的那些山地,虽然地缘潜力偏低,但也并非全无价值。最起码这些山地和穿行于其中的河流、峡谷,可以提供一些通道,以让上党高地内部之间以及和外部的沟通,有更多的选择。象“阏与”所扼守的清漳水通道,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通道,它可以保证赵国在没有占据长治盆地的情况下,仍然有一条直接沟通晋阳、邯郸两都的快速通道。而“马鞍壑”所控的道路,也是这样一条山地通道。有了它,秦军就有机会由晋城盆地东侧的太行山山地中通行,绕到百里石长城的后面去。
  秦军在东线所借助的河流叫作“蒲水”,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它的完整形象了。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改造,它象上党高地的很多河流一样消失了。不过在地形图上,它千万年来所冲击出的河谷还是清晰可见的,并且有部分河道仍然长期或者季节性的有水流经过。蒲水注入丹水的地点,就在高都邑的东北方向,这里也是战役第一阶段,廉颇所构筑防线的最南端。而河流的源头处,就在分水岭(长治、晋城盆地)的东端,也就我们刚才所说的“马鞍壑”。
  并不能说赵军没有注意到这条山地通道,有可能为秦军所用,否则廉颇也不会把百里石长城一起延伸到此了。问题是现在赵军的主力已经被困在长城以南的长平战区,并且长平关、故关两个点都或已陷于秦军之手,或已兵临城下。赵军留守在长城之后的,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西线,以求被困的赵军能够重新打通这两条生死线(特别是长平关)。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是防御重点的马鞍壑,其还能有多少的防御力就可想而知了。
  基于赵军已无力防御整条百里石防线,现在摆在秦军面前的问题,已经是能不能沿蒲水而上,快速通过马鞍壑,而是还有没有预备队,可以覆盖住整条百里石长城了。固然秦军现在所控制的国土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诸侯国,真要拼起人力资源来,赵国肯定是拼不过的。不过留给秦国的时间却并不多,因为无论出于何种角度,赵国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40万的有生力量,邯郸方面也一定要倾其所有准备援军。
  假如秦国要想抢在赵国之前,将组织起来的预备队部署在百里石长城一线,那么他们动员预备队的区域,离前线的距离就不能比邯郸更远。如果动作够快的话,在位于上党高地以西的河东地区抽调壮丁应该也是一个选择,毕竟秦军在河东经营的也有一段时间了。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其规模早已超出了双方之前的预想,为了能够占据优势,双方已经相继投入了数十万的军队,总数甚至已接近百万。也就是说,河东之地能够抽调的壮丁,其实早就投入了长平战区。
  既然貌似离战区最近的河东地区,已经没有可调集的人力资源了(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与太原盆地方向的赵军对峙,以防对于施展“围魏救赵”之策。而赵国在晋阳方向的兵力,基于同样的理由也不能抽调)。那么是不是秦国就必须从关中平原的秦国西部,甚至更远的汉中、南阳之地征调人力呢?答案当然不是的。因为在秦国的控制区中,还有一个离长平战区更近的区域,没有进行过战争动员,这个地区就是以“野王”邑为中心的,与邯郸同属于“河内”这个地缘概念的,韩国的“南阳之地”。
  事实上这场战事而言,从秦国占领韩国的“南阳之地”,切断韩上党郡与韩国本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就可以算起了。只不过事情闹的这么大,最后把赵国卷进来,并且演变成秦赵两国之间的大决战,在之前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对于这样一块刚刚到手的敌国土地,作为战胜国来说,用以战养战的方式,从中获得补给甚至保障后勤的民夫,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如果作为战士,放在前线,却还言之尚早。最起码要等到秦国的行政机构全部到位,理清这块“生地”的社会结构,并用秦国的法令将之控制起来后,方可作为稳定的基地。至于说要有对秦国的国家认同感,那最起码要等到有一代出生秦国统治之下的青壮年成长起来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也就是秦国在攻灭巴蜀之后,等待了三十多年,才从蜀地抽调兵力发起对楚地的攻击。而攻占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后,没有再乘胜追南的根本原因。吃进来的东西,总是需要点时间来消化的。只是现在的秦国已经没有时间等待韩国的“南阳之地”被消化为熟地了,秦人需要用非常的手段,迅速将这块土地上可以动员起来的壮丁动员起来,并马上投入到前线。
  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役,秦国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以至于秦王亲自赶到了河内督战,并且破天荒的用了“赐爵”的方式,将河之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征发到了前线(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赐爵”无非是给了个荣誉称号,和后世的指挥官们在战场上习惯许下的空头支票(如打进城去,官升三级之类的鼓动方式)类似,即使能够兑现,在承诺时也带有更多的随意性。但这对于自商鞅以后,就以“法”治国的秦国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要知道,秦国所谓的“变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军功爵位”。一旦因战功能够获得最低的爵位(共二十级),就可以得到“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对于千百年来依附于土地的中国农民来说,这种生活是大多数人的终极梦想。而在秦国,得到这些爵位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汉朝就不一样了,可以买了),要想获得最低的爵位“公士”,需要斩获一“甲士”首级。
  秦国的法令之严,在列国之中是出了名的,即使是王子、贵族也没有例外。这种高度条例化、集中化的社会结构,固然让秦国的生产、战斗效率大为提升,却也让其他诸侯国的普通百姓非常恐惧成为秦国的一员。韩上党郡的军民之所以选择投奔了赵国,而不是依照韩王命令向秦国投降,根本原因也在于此。而现在,这些刚刚由韩入秦的“河内”之名,只要出征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从而步入有产阶级的行列,其能够被迅速动员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而秦国的这次“法外开恩”的举动,亦足以证明秦国把最后的杀手锏也使出来了。
  
  可以肯定的是,秦国施展反间计,让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帅,并秘密调白起至前线时,就已经为这场最后的围歼战做好了预案(包括之前包抄、中断赵军的线路选择,以及河内的动员)。因此秦军才能在攻击和后勤的效率上,快过赵国。而面对秦国的这种高效率,赵军现在则陷入了死地。一方面由于百里石长城被秦国新动员的预备队所占据,切断了赵国援军与粮草补给的一切线路。另一方面,赵国在丹水河谷以及小东仓河河谷的四十万大军,也已经被一切两半,面临着的兵(战斗人员)无粮,有粮无兵的境地。当小东仓河的赵军辎重落入秦军之手后。赵军的主力就只能凭借最后的战斗力,拼死向秦军的防线发动攻击,以期突破百里石防线,退入长治盆地。
  
  前面有朋友问道,无法理解赵军为什么不能够突破百里石长城。的确,按照常理,赵国在最后被合围之时,尚有四十万人之多,被围于丹水河谷的战斗人员也肯定超过十万。以如此强大的兵力,应该是能够在秦军的防线上撕破一个口子的(赵国的单兵战斗能力,以及战术素养并不低于秦国)。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这种大包围的围歼战,如果不借助地形优势的话,需要有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才可以达到全歼的效果。即使是借助地形的优势,集结在长平战区的秦军也不会比赵军多多少。凭借秦军的战力,在野战中击溃赵军,甚至杀伤半数的赵军也并非不可能。但将四十万大军全数围歼,的确也是难以想象的。
  秦军之所以能够做到,一方面还是因为长平战区的地形原因。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秦国这个最后的包围圈中,赵军向南(高都地区)、向西(端氏地区)突围的意义都不大,这两个方向早在赵军进入长平战区之前就被秦军控制了,其纵深足以让赵军刚出龙潭又入虎穴。而向东由韩王山冲击小东仓河谷,打通故关通道,固然也是一种选择。问题是先行围歼了赵军辎重部队的秦军,已经填满了这个区域,特别是由“马鞍壑”包抄百里石长城的秦“河内援军”已经控制了包括故关在内的整条防线。赵军就算能够拼掉小东仓河的秦军,面对自己打造的这条“南陡北缓”的“长城”,也只能望城兴叹了。唯一相对的薄弱点就是长平关了。突破了这个点,赵军就可以直接进入长治盆地,向北到达赵国所控制的“长子邑”(今长子县西)。不过,赵军能够看到这个点的重要性,秦军自然也看到了,在此布以重兵也是必然的,而赵国纵有数十万大军,由于战斗面的纵深问题,每次能够用来冲击长平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未必会比据守于此的秦军多(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地形有利于秦军,固然是秦军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不过让数十万赵军完全丧失战斗力的,还是粮食。如果没有补给的话,赵国纵有百万大军也无济于此。至于说赵军的前线补基苦,我们已经交待过了,在小东仓河皆以陷于秦军之手。而丹水河谷的赵军主力随身所携带的军粮有多少,我们也无法得之具体的数字。不过可以参照的是,二千多年后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其中所有后勤优势的一方将对手的攻势总结为“礼拜攻势”,这种经验使得美国在战争后期根本不用去和志愿军硬碰硬,只需在静待他们随身所携带的补给耗尽,就可以轻易的夺回失去的阵地。当年的秦军也正是这样所守在防线之后,静待赵军耗尽他们最后的食物。而当赵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实施突围时,等待他们的就将是闻名于天下的“秦弩”,以至于现在居住于此的农民在耕种时,还能够不时的挖出数量可观的箭头。
  
  不管赵军随身携带的军粮有没有比志愿军更多,在坚守了四十六天,将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完了之后(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赵军投降了。而作为赵军的主帅---赵括,则在最后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并被秦军射杀。自此,长平之战结束。至于那四十万降卒(最后活着的应该没有这个数字了)的命运,无论是不是真的被活埋的(坑杀的异议古以有之),其命运都是一样的。而解决数量如此庞大的降卒,难度其实并不是太大。即使是让那些世界级的拳王饿上一周,你也能够轻易把他解决。由于秦军对于首级的渴望,我个人更相信他们会高效率的用刀解决问题,而基于秦军同样有数十万的数量,这场屠杀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旷日持久而又意义重大的长平之战结束了,秦国也终于打垮了统一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劲敌,只是胜利之后的秦军并没有开启吞并六国的进程。至于个中原因,则是我们下一节的分析方向。不过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数,在赵括死的那一年(前259年),赵都邯郸诞出了一个婴儿。尽管这个婴儿的身世成为了千古之迷,但他成人后却成为了六国的最后终结者,他就是“秦始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